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了,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~
吃货们是不是已经摩拳擦掌了?但是~要告诉大家一个“悲惨”的消息:
小龙虾涨价啦!!!
去年4月均价16.5-23元每斤的小龙虾(无规格),到了今年4月,一度飙升至均价37.5元!虽然近日回落到30.5元,但是和去年相比,还是贵了30%。
有网友评论说:
不努力,连小龙虾你都吃不起!
说到小龙虾,大家一般会怎么吃?
最“贵族”的吃法是:
一手拿着虾身,一手抓住虾头,轻轻扭一下,令虾头与虾身分离,然后再吮吸一下虾头里的汁,挑出虾黄慢慢品味。接着剥开尾巴壳,吃肉。
但是小编最近看到的一则新闻说:
小龙虾的头是最脏的地方,里面堆积着排泄物和寄生虫!
那么,小龙虾的头到底能不能吃呢?听说里面会有重金属?虾黄到底是什么?吃货们快来一探究竟吧!
小龙虾的头能不能吃?
▼
小龙虾又名克氏原螯虾,所有的器官都集中于头部,其中包括胃、肝脏、心脏、一对精巢/卵巢、排泄器官触角腺以及膀胱和排泄孔。
简单来说,
吃虾头就等于吃了虾的排泄物、半消化的虾食,喝了虾尿……
从卫生角度来说,虾头也很脏。
小龙虾本身很难清洗干净,大部分店都只是简单的清洗小龙虾,仅仅是除去小龙虾表面的泥沙。
而小龙虾头部、鳃部很难被清洗干净,所以说虾头是小龙虾最脏的地方。
综上,小龙虾的头部还是不要吃了。
如果在家做小龙虾,烹饪加工前,一定要清水喂养24小时左右,让小龙虾吐出代谢物。
另外,要用刷子洗净小龙虾身上的泥沙,同时剔除肠线,再用清水充分地清洗2-3次。
虾头里的虾黄是什么?
▼
其实,虾黄和蟹黄差不多,是未产出的虾卵,聚集在虾头处。
母虾到成熟期,头颈处会产出虾黄,所以有虾黄的一定是母虾。但没有虾黄也不一定是公虾,母虾未成熟也看不到虾黄。
需要注意的是,虾黄是龙虾的性腺所在,又与肝脏挨在一起,容易被小龙虾自身处理的垃圾毒素所污染。
所以,虽然有人说虾黄味美且营养价值高,但总的来说还是弊大于利的,尤其对于那些来路不明的小龙虾。
虾头里会有重金属吗?
▼
小龙虾以水草、藻类、水生昆虫为食,而这些食物中能够携带的重金属含量是非常有限的。
而且小龙虾的生长周期为一年左右,难以富集大量重金属。
另外,一旦受到重金属污染,小龙虾会生长缓慢,外壳变异,直接影响外观及销售。
所以别担心,被重金属污染的小龙虾被送上餐桌的可能性不大。即使有重金属,也是富集在头部,总之还是那句话,别吃虾头!
吃小龙虾会感染肺吸虫病?
会得“横纹肌溶解”?
▼
这类说法也并不是空穴来风,毕竟有很多相关新闻报道,比如:
小龙虾的确携带寄生虫,但其他水生生物也有,比如蛙、螺、贝、鱼类等。
预防寄生虫病与横纹肌溶解症的关键是:
烧熟煮透、高温消毒。
尤其不要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小龙虾,有些地方还喜欢吃醉虾,这是有风险的,酒能杀菌但未必能杀死寄生虫。
比较保险的做法是100度烧煮10分钟以上。
可以通过观察虾仁横截面的颜色是否一致,来判断是否煮熟。
所以广大吃货们可以放心,经过高温烹煮的小龙虾是可以放心吃的~